首页 > 人才培养 > 专业设置 > 正文 >
大数据技术专业:创新驱动,多元发展
作者:人工智能学院 来源:人工智能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4日 14:30 浏览:

为贯彻落实《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素质提升实施方案(2025-2027年)》,人工智能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开展“课堂质量提升交流会”,此次会议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大数据技术专业依托数据治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数字孪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聚焦“大数据系统运维+数字孪生可视化”双主线,构建“产学研创”育人体系。近日,专业捷报频传,在多个竞赛、企业项目中展现了职业能力与创新精神,证明了其在教育与实践结合方面的成效。

在浙江省职业技能竞赛方面,本专业共派出6支队伍分别参加了“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开发”、“水利工程BIM建模与应用”以及“大数据应用开发”三个赛项。各参赛队凭借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技术操作,在“大数据应用开发”赛项中获得银奖、铜奖各一项,在“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开发”赛项中,获铜奖一项。这不仅展示了学生们扎实的专业技能,也体现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创新能力,为专业争得了荣誉。

同时,在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中,本专业申报的两个项目脱颖而出。由林孙骋主持的“境界书库:数字镜像图书馆”项目,利用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由何林宇负责的“基于脑电信号的老年人睡眠监测与个性化助眠系统设计”项目,通过分析老年人脑电信号改善其睡眠质量。两个项目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也体现了专业的教学水平。未来,大数据专业将继续支持此类产学研结合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在浙江省挑战杯比赛中,经高瑜等10位学生申报,经过二级学院选拔推荐、学校团委审核及专家评审后,《数智焊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作品获得了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机会。该平台致力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焊接实训的效果,通过模拟真实的焊接场景,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焊接技巧,同时减少实际操作中的材料浪费和安全隐患。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校企合作方面,专业已经与杭州袋鼠云、温州帝杰曼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多项产学研合作协议。其中,建筑+室内建模项目以及再生水厂地面建筑和地下厂区的建模项目均已完成,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也为企业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效益。目前,工厂厂区生产线机械设备建模项目仍在紧张进行中,预计完成后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大数据技术专业依托竞赛、产教融合项目的实施,充分展现了其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方面的独特优势。大数据技术专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未来,专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不断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努力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